郊行寻野胜,秋远菊花天。
沟曲初移径,溪深好放船。
冷枫当岸落,高柳隔篱穿。
试共登楼望,寒城起暮烟。
九日同子常东郊即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同子常东郊即事》是明代诗人张采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秋天的感悟,展示了一幅秋日郊外的美丽画卷。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作者背景:张采(约1590年-1630年),字受先,号南郭。明苏州府太仓人,与同里张溥齐名。他天启四年与张溥共同创立应社,崇祯元年进士,授临川知县,摧强扶弱,声大起。张溥组织复社时,采在临川,不预其事,然声名相联,故攻复社者称溥、采同倡复社。
诗歌原文:
郊行寻野胜,秋远菊花天。
沟曲初移径,溪深好放船。
冷枫当岸落,高柳隔篱穿。
试共登楼望,寒城起暮烟。诗歌鉴赏:《九日同子常东郊即事》以“九日”为题,描绘了秋日的郊外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郊行寻野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探索和欣赏;“秋远菊花天”则通过对菊花盛开的描述,传达出一种清高脱俗的意境;“沟曲初移径,溪深好放船”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秋日郊外的宁静与美好;最后,“试共登楼望,寒城起暮烟”则将读者的视角引向更高的层次,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远方城市的向往与感慨。
创作风格:张采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能够抓住景物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同时,他的诗歌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九日同子常东郊即事》不仅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人文情感和哲理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介绍,不仅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也能启发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宁静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