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食绵州同兵备宪副曾凤陂登春酣亭

春风吹上春酣亭,江山图画开新晴。
尊前柳花如雪舞,树杪淑气催莺声。
忆昨空亭人叹息,凋尽芙蓉秋水碧。
使君一日下绵州,遂有楼台高百尺。
我亦明山旧隐沦,歇马溪头问春色。
一杯破尽寒食寒,似醉繁花露浓夕。
曾公曾公本英志,见汝先朝几封事。
近日谈玄复有神,听之动我凌云思。
涪江净洗白鸥心,柱史隐动青牛气。
何必区区怀故山,此中亦有君平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小寒食绵州同兵备宪副曾凤陂登春酣亭”是明代张邦奇创作的七言古诗。这首诗作在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方面都颇为丰富。下面将对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小寒食绵州同兵备宪副曾凤陂登春酣亭》的作者张邦奇,字常甫,号甬川,明浙江鄞县人。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深厚的学养、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对儒家经典的深刻理解和运用上。张邦奇不仅在政治生涯中有着显赫的地位,还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时事的独到见解而闻名。

  2. 诗歌原文:春风吹上春酣亭,江山图画开新晴。尊前柳花如雪舞,树杪淑气催莺声。忆昨空亭人叹息,凋尽芙蓉秋水碧。使君一日下绵州,遂有楼台高百尺。我亦明山旧隐沦,歇马溪头问春色。一杯破尽寒食寒,似醉繁花露浓夕。

  3. 诗歌鉴赏: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诗中将春风与春意盎然的春酣亭相联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对柳絮飞舞和莺歌燕舞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诗人回忆往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青春的感伤。通过这种怀旧情绪的抒发,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此外,诗人用“一杯破尽寒食寒”来形象地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食的享受,以及由此带来的欢乐和满足感。

《小寒食绵州同兵备宪副曾凤陂登春酣亭》不仅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明代文化、诗歌发展和社会背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文化生活和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