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词 其二

何事从来又问津,人间好景不容寻。
武陵果有捞鱼者,枉却桃源一片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桃花词·其二》是明朝诗人张若羲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张若羲,明代文学家,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文风著称。他的文学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关系,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的热爱。
  2. 作品原文:《桃花词·其二》原文如下:
    何事从来又问津,
    人间好景不容寻。
    武陵果有捞鱼者,
    枉却桃源一片心。
  3. 诗句解析
  • 何事从来又问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选择的困惑和无奈,他不明白为什么总是要重复同样的错误,不断地询问自己是否应该重新开始;
  • 人间好景不容寻: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但又感到这种美好的景色无法被真正地拥有;
  • 武陵果有捞鱼者:这句诗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于能够实现心中理想的人的羡慕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失落和空虚;
  • 枉却桃源一片心:最后一句则是一种哲理性的表达,意指虽然有人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之地,但作者自己的内心却始终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宁和满足。
  1. 作品赏析
  • 此诗以桃花作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1. 评析讨论
  • 在文学创作中,张若羲擅长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艺术魅力,这也是他作品受到广泛赞誉的原因之一。
  1. 创作背景
  • 《桃花词·其二》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其个人的生活经历或时代环境有关。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窥见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情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桃花词·其二》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也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赏析,读者不仅能领略到古典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对生活、对理想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