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禄致仕归乡

平生付公论,履道有神明。
世感朝云灭,心归春草生。
走沙迎故吏,啼树候残莺。
试问馀年事,湖山无尽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杨光禄致仕归乡》是明代诗人张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和解读:

  1. 作者简介
  • 张琦,字君玉,明代浙江鄞县人。家贫但勤奋学习,读书至夜半,与其师用水噀面以醒志。其文学造诣深厚,于弘治十二年进士及第。张琦在官场上曾历任南大理评事、寺正等职,多有平反之功。出为兴化知府后,升本司右。他的生平事迹体现了一位文人的执着与坚持,为后世所推崇。
  1. 作品原文
  • 平生付公论,履道有神明。世感朝云灭,心归春草生。
  • 走沙迎故吏,啼树候残莺。试问馀年事,湖山无尽情。
  1. 主题思想
  • 此首诗歌表达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以及回归自然的心态。诗中“平生付公论”反映了作者对仕途的无奈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世感朝云灭,心归春草生”则描绘了作者从外界纷扰中抽离,归于内心的平静。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传统道德的坚守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杨光禄致仕归乡》不仅是明朝文人张琦的一篇代表作,更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词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在面对世俗压力时的超然与豁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