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纪游

人间何处有仙都,面面芙蓉锦障铺。
灵沼巧将珠作液,瑶池真以玉为符。
云中洞壑迷来往,天际江湖乍有无。
顷刻凭阑多变态,逍遥还拟赋蓬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茅山纪游的文学魅力

于克襄所著的《茅山紀遊》,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的刻本见证了它的存在,卷数为一卷。

该著作的内容是关于茅山的描写,通过丰富的细节刻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古人隐逸生活的向往。在《茅山纪游》中,可以看到于克襄如何通过对名山湛清华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次地理和文化上的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到精神的寄托。于克襄的文字,如同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画,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静谧而又神秘的山林之中。

在阅读《茅山紀遊》时,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还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生活哲理的思考和表达。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是一部值得深入探讨的文化瑰宝。

《茅山纪游》是于克襄留给后世的经典之作,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从文化层面,都显示出了其不朽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