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天上年年度,砧杵人间处处村。
已分灌园甘抱瓮,何须乞巧向天孙。
边声渐觉防秋远,汉使虚穷犯斗源。
抚景悬灯怀往事,未缘月下倒芳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鹊桥天上年年度,砧杵人间处处村。
已分灌园甘抱瓮,何须乞巧向天孙。
边声渐觉防秋远,汉使虚穷犯斗源。
抚景悬灯怀往事,未缘月下倒芳尊。
《七夕会仰坡不果书怀》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元稹,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文人,与白居易并称为”元白” ,同属”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以文采斐然、诗才出众著称,尤其擅长写讽谕诗,其作品往往针砭时弊、讽刺权贵。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这样的:
据元稹在《上令狐相公书》中记载,他应令狐相公之命,撰写了一首七言诗来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忧虑。然而,令狐相公对此并不重视,甚至没有给予回应。元稹感到十分沮丧,于是在七夕这一天,他在仰坡这个地方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内容如下:
仰看碧霄路,
俯听黄绶音。
不知天上事,
谁道有冤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政事的忧虑以及对现实不满的情感。诗人仰望着天空,心中充满了担忧;而低头聆听着人间的议论之声,又不禁感叹世事艰难,似乎总有太多不平之事。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众疾苦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