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趣园夜宴

秋色冷疏竹,秋空点数星。
水光浮积素,山色漾重青。
泛渚惊初到,寻源喜再经。
鹤驯阶下影,鱼失镜中形。
画舸轻摇处,人称小洞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成趣园夜宴》是明代诗人张居正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展现了一幅秋夜宴会的图景。以下是关于此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学者和文学家。他的政治生涯颇为传奇,在隆庆和万历年间担任首辅长达十年,对明朝后期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文学作品也颇有成就,如《成趣园夜宴》便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2. 诗歌原文
    秋色冷疏竹,秋空点数星。
    水光浮积素,山色漾重青。
    泛渚惊初到,寻源喜再经。
    鹤驯阶下影,鱼失镜中形。
    画舸轻摇处,人称小洞庭。

  3. 诗歌赏析

  •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色,从稀疏的竹子到点缀的星辰,再到水中的倒影以及山色的深沉,形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
  • 诗人巧妙地通过“泛渚”、“寻源”等动态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生动性,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的夜晚之中。
  • “鹤驯阶下影,鱼失镜中形”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动物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 结句中的“画舸轻摇处,人称小洞庭”不仅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诗人对这场宴会的喜爱和向往。
  1. 诗歌背景
  • 此诗的创作背景与张居正的政治生涯紧密相关,他的改革措施和治国理念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 作为一位政治领袖,张居正需要处理大量的政务和人际关系,因此他也需要寻求一种心灵的慰藉和放松的方式。
  • 这首诗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旨在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成趣园夜宴》不仅是张居正政治智慧和文学才华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还能深刻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