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昭招予社友辈赏雪即席纪事

癸丑至乙卯,连岁无快雪。
新冬十月来,晴久犹郁热。
蚊蝇振时声,雷电迷夏节。
晚麦未出土,春卉复舒结。
老夫坐空斋,感此心隐切。
仲冬十逾八,风𦂳夜慄冽。
黎明未启户,帘牖光洞彻。
庭乌栖不啼,窦犬走欲蹶。
昏眸眩珠霏,短发耀琼屑。
寒疑银海翻,冻讶玉楼合。
昨日方袒跣,今晨被重褐。
如行炎都深,忽上冰山绝。
吾闻阴阳机,寒燠恶凌夺。
天吏秉常运,旋斡何太捷。
事若久旱馀,甘雨大沾洽。
行期十年丰,底用三尺叠。
故人同老怀,鸡黍充宿业。
欣开北海尊,笑广南州榻。
酬酢乱觥筹,诙谐连稗阖。
罐唱叱郑妓,羔饮诧党妾。
狂怀锦瑟醉,渴罄凤团啜。
客思暝未阑,主意夜不辍。
似有暗香来,援毫待明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汉昭招予社友辈赏雪即席纪事’是一首描绘古代中国文人雅集活动,以赏雪为主题的七言律诗。此作品由宋代的文学家王汉昭所作,收录于《全宋诗》中。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友谊和雅集活动的珍视。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解读:

  1. 诗歌背景:王汉昭召集了他的同好友人到一起欣赏雪花飘落的场景,并记录了这次聚会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相互交流、品评诗文的社交方式。

  2. 主题与内容:诗中的“雪”作为主题贯穿始终。王汉昭通过描写雪花的形态和颜色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景物如山峦、树林等,展现了一个冬日里清新而宁静的景色。同时,通过与朋友的互动和品评,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文人之间的交流乐趣。

  3. 风格:此诗风格优雅,语言简练,善于捕捉和表现细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述,传达了一种闲适、高雅的情怀。

  4. 艺术手法:王汉昭可能使用了象征、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雪花的纯洁可能象征着高洁的人格,而朋友间的欢聚则体现了深厚的情谊。

  5. 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这首作品不仅是王汉昭个人情感的表达,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在文化上,它为后世提供了了解古代文人交往模式和审美情趣的重要窗口。

“王汉昭招予社友辈赏雪即席纪事”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社交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