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具壶榼,言往山中游。
倚棹陟崇冈,舒眺写我忧。
阴云翳四垂,举目迷岩丘。
人生百年事,行止天为谋。
欢荣间悲辱,强半成淹留。
眷兹山水怀,所遇亦已酬。
自从混沌凿,土石穷雕锼。
镌坚伐危厉,辇筑连洼湫。
幸此玄黄间,元气常通流。
时当巧丽馀,忽与鸿蒙游。
行看晦暝甚,转觉巉岩幽。
情景两相化,风雨飘虚舟。
沈启南云山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沈启南云山图》是明代诗人张宁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游历自然山水的感受。
《沈启南云山图》的作者是明代诗人张宁。这首古诗不仅展示了张宁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还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理念。诗中“晨兴具壶榼,言往山中游”,描绘了作者清晨起身准备行囊、向山中进发的生动画面。紧接着的“倚棹陟崇冈,舒眺写我忧”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心情变化,从最初的轻松愉快到逐渐显露的忧愁。“阴云翳四垂,举目迷岩丘”则表达了在恶劣天气下,山峰被云雾缭绕,视线受阻的情景,体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同时暗含了人生的无常之感。
《沈启南云山图》的创作背景与诗人张宁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张宁生活在一个崇尚自然的时代,他的家族世代隐居吴门,受家庭影响,他也深受山水画的熏陶。他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博学宋元诸家,自成一格。其绘画上擅长山水、花鸟,尤以山水著称,有粗、细两种面貌。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在他晚年,此时他已布衣,优游林下,为人敦厚。
张宁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哲思的探求。他在诗中写到“人生百年事,行止天为谋”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眷兹山水怀,所遇亦已酬”则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深厚情感和欣赏。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沈启南云山图》不仅是张宁个人的艺术创作,更是明代文化与艺术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张宁的诗歌风格,还可以深入探讨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对自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