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澄梦萱卷

母在萱自好,母亡萱尚存。
萧疏北堂下,花叶空晨昏。
盈盈眼中泪,默默心上酸。
眼泪犹可拭,心酸伤肺肝。
安得百丈根,沿情及幽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武澄梦萱卷》是明代诗人张宁的作品,以五言律诗的形式,表达了对亡母的深切思念和哀伤。以下是关于这部文学作品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武澄梦萱卷》的作者是明朝的张宁。张宁,字子翼,号宁山,生于明代弘治年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刻的人生感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广受欢迎,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原文节选:《武澄梦萱卷·母在萱自好》中,张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母亲健在时家中的景象,以及母亲离世后家中的变化,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哀悼之情。诗句“母在萱自好,母亡萱尚存”生动地展现了失去亲人后的空虚与悲伤;“萧疏北堂下,花叶空晨昏”则形象地刻画了家中因母亲离世而变得萧条冷清的景象。

  3. 文学价值:《武澄梦萱卷》不仅在艺术性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其情感表达的真挚和深刻也是其不可多得的价值之一。张宁通过对亡母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哀愁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杰作。

  4. 情感共鸣:《武澄梦萱卷》中流露出的情感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弦。读者在阅读这些诗句时,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对逝去亲人的不舍,这种情感体验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5. 文化意义: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武澄梦萱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的描写和情感传达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家庭、亲情和死亡等主题的共同关注,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

《武澄梦萱卷》不仅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和现在,将人们的情感和记忆紧密相连。对于喜爱古代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个不能错过的宝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