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撒网图

网小须频撒,舟轻宜慢摇。
水深行近岸,鱼上晚乘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扁舟撒网图》是明代张宁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具体分析这首诗的内容、作者背景以及其艺术特色:

  1. 作者介绍
  • 生平:张宁,字靖之,号方洲,浙江海盐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曾担任礼科给事中、都给事中等职务。在宪宗时期,他曾出为汀州知府,以简静著称于治。张宁因多次被荐任而未起用,后归家隐居三十年。他工书画,能诗,著有《方洲杂言》、《奉使录》、《方洲集》等作品。
  • 成就:虽然仕途坎坷,但张宁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他的文学创作涉及绘画、诗歌等多个领域,其中尤以其诗词见长。
  1. 作品内容解析
  • 《扁舟撒网图》作为一首五言绝句,简洁明快地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晚潮捕鱼场景。诗中“网小须频撒”表现了渔夫对网的精细调整与频繁撒网的动作,“舟轻宜慢摇”则描绘了小船在水面上的悠然自得。诗中的“水深行近岸,鱼上晚乘潮”更增添了几分神秘和生动感。
  •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渔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也反映了张宁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悟。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观照对象从大景转向小物,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情感更加细腻。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脱俗,简洁而又含蓄,充分体现了明代诗歌的典雅风格。通过对简单事物的描绘传达出深邃的情感和哲理,这种风格在明代诗歌中颇为罕见。
  • 象征意义:在《扁舟撒网图》中,“网”和“舟”不仅是具体的工具,还象征着人生的追求与经历。通过这些元素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宁静和谐的情感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扁舟撒网图》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哲思的画卷。通过对张宁及其作品的深入了解,不仅能体会到诗人的艺术成就,还能领略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