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碧泉卷

仙家池馆绝嚣埃,一碧流泉近户来。
为爱秋清净如练,却嫌春蔓绿于苔。
迷津黑水应难濯,入海黄河去不回。
何似苍明长在目,天光云影镜中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碧泉卷》:静观秋水与春苔

明代文学家张宁的《题碧泉卷》,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首七言律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清新之美,更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张宁,字靖之,号方洲,浙江海盐人。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工书善画,能诗。他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展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例如,《题碧泉卷》中的“仙家池馆绝嚣埃,一碧流泉近户来”两句便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幽雅环境。而“为爱秋清净如练,却嫌春蔓绿于苔”,则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秋天宁静美好景色的喜爱,以及对春天生机盎然却又稍显凌乱景象的微妙情感。

张宁在诗歌创作中注重意境的营造。在他的笔下,即使是寻常的自然景致也蕴含着深远的意蕴。《题碧泉卷》中的“迷津黑水应难濯,入海黄河去不回”两句,通过对比河流的流向,暗示人生的无常和无法逆转的命运。而“何似苍明长在目,天光云影镜中开”,则以镜子为喻,表达了对永恒不变的真理和美好的追求。

在解读这首诗时,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如何通过观察自然景观来反映内心的情感世界。这种将个人感受与自然界的景象相融合的方式,使得《题碧泉卷》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深处的探索和表达。

作为现代人欣赏这样的文学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还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哲理和创作的灵感。张宁的《题碧泉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自我、理解世界的独特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