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鹭图

老树寒塘里,孤栖境最宜。
双行良有待,独立已多时。
跂足身将下,翘翎眼正窥。
画图深意别,托物重兴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鹭图》是明代诗人张宁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作者介绍:张宁,字靖之,号方洲,浙江海盐人。他是明代的一位官员和文人,曾任礼科给事中、都给事中等职,以直言敢谏而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点和个人情感。在《三鹭图》创作时,张宁已经退休多年,过着隐逸生活。
  2. 诗歌内容:《三鹭图》通过描绘老树、寒塘、孤栖的鹭鸶,以及鹭鸶的眼神和动作,展示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也有深刻的哲理思考。例如诗中的“老树寒塘里,孤栖境最宜”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双行良有待,独立已多时。跂足身将下,翘翎眼正窥”则描绘了鹭鸶的孤独与期待。
  3. 艺术特色:《三鹭图》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上。张宁运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捕捉了鹭鸶的动态和静态美,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诗中的寓意也非常丰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4. 文化意义:《三鹭图》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诗歌,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作为明代文人的作品之一,它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自然的关注。此外,《三鹭图》在中国绘画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明代画作中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艺术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鹭图》不仅是张宁个人艺术成就的代表,也是明代文人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艺术追求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