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行别友

去去青云路,何时更盍簪。
西风游子恨,落日故人心。
报国凭三策,论交薄万金。
寥寥尘境外,诗酒卧东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北行别友》是明代诗人张宁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国家大义的坚定立场。下面将对这首诗的内容、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内容概述
  • 去去青云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道路的迷茫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在离开朋友时,感到未来的路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他依然珍惜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 何时更盍簪:意味着诗人希望在未来能够有机会再次相聚,共叙友情。这里的“盍”是古汉语中“何不”的意思,反映了诗人对于重逢时光的渴望。
  • 西风游子恨,落日故人心:描述了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孤独和哀愁。西风象征着秋日的凉意,而落日则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和失落。
  • 报国凭三策,论交薄万金:表达了诗人对于为国家效力的决心以及对于交友的淡泊态度。这里提到的“三策”可能是指诗人为报效国家而提出的三种方案,而“论交薄万金”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交友的价值观,即不以金钱来衡量友谊的价值。
  1. 主题深度
  • 友情与离别: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展现了离别时的无奈和哀愁。诗人通过描写离别的场景和感受,表达了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 国家大义: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大义的立场,即不向元朝统治者屈膝,以死维护国家大义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和坚定信念,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典型特征。
  1. 艺术特色
  • 语言优美:《北行别友》的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清晰地想象出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
  • 情感深沉:这首诗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内心世界。
  • 意境悠远:这首诗的意境悠远而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意境使得整首诗具有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北行别友》是一首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情谊和坚定信念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人生观念,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篇佳作,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