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香尘送彩旃,庙檐虚阁午云偏。
山龙藻火天衣静,玉帛牺牲岁事蠲。
历数百王虽继统,大猷千古绝随肩。
摩空翠壁侔嵩华,总是中天石一拳。
陪藩臬诸寅谒帝尧庙二首 其二
介绍
“陪藩臬诸寅谒帝尧庙二首其二”是明朝张吉的一首诗词。张吉,明代文学家、诗人,其作品多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为主。这首诗《陪藩臬诸寅谒帝尧庙二首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对古代帝王尧舜禅让故事的缅怀与赞颂。
诗中描述的是一幅宁静而庄严的场景。“十里香尘送彩旃,庙檐虚阁午云偏。”,这两句通过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写,将读者带到了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其中,“彩旃”即彩旗,象征着朝拜队伍的到来,而“庙檐虚阁”则暗示着古庙的庄严肃穆。在“山龙藻火天衣静,玉帛牺牲岁事蠲”中,作者通过“山龙藻火”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庙宇内庄严肃穆的氛围,而“玉帛牺牲岁事蠲”则表达了对先皇功绩的赞美与纪念。这种通过细节来展现场景氛围的写作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诗中的“历数百王虽继统,大猷千古绝随肩”表达了对尧舜时代理想的向往和对历史长河中那些不随波逐流的英明领导者的崇敬之情。这里的“大猷”意味着伟大的治国策略或理想政策,而“绝随肩”意指这些策略或理想被历代君王所继承并流传下来,从未断绝。这一部分不仅彰显了诗歌的历史内涵,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尊重与传承。
诗中的“摩空翠壁侔嵩华,总是中天石一拳”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庙宇附近的自然景观与嵩山华山相比较,突显了庙宇建筑的雄伟壮观。“摩空翠壁侔嵩华”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仿佛触摸到苍穹;“总是中天石一拳”则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庙宇如同一块巨大的石头屹立于天地之间。这种对比和比喻,既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又突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建筑艺术的高度赞赏。
通过对尧舜禅让故事的回顾,作者不仅表达了对古代仁德君主的追忆,还强调了历史传承的重要性。“历数百王虽继统,大猷千古绝随肩。摩空翠壁侔嵩华,总是中天石一拳”这几句诗,既是对尧舜禅让故事的赞颂,也是对历史传承和文化价值的肯定。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文化传承的价值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帝王尧舜禅让故事的一次深情回望,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和传承。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张吉的这首作品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次文字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启迪,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思考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