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游东冈寺

倦借鸠藤力,跻攀俯复兴。
太虚扪斗问,黄道趿云登。
禅定灯犹续,诗成手自誊。
戒心操己切,行者恐卢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韵游东冈寺》并非文学作品,而是由明代诗人张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游览东冈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了对佛教圣地的虔诚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和韵游东冈寺》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断为明代时期。张吉是江西馀干的进士,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他在仕途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晚年时可能因为政治原因或者其他个人原因,选择离开官场,回到家乡,并在闲暇之余进行文学创作。关于这首诗的创作动机,没有明确的记录,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游览东冈寺时心境愉悦,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诗歌内容:《和韵游东冈寺》全文如下:倦借鸠藤力,跻攀俛复兴。太虚扪斗问,黄道趿云登。禅定灯犹续,诗成手自誊。戒心操己切,行者恐卢能。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游览东冈寺的经历。首句“倦借鸠藤力,跻攀俛复兴”表现了诗人攀登的艰辛,以及成功后的喜悦。接下来的两句“太虚扪斗问,黄道趿云登”则通过天象的变化象征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第三、四句“禅定灯犹续,诗成手自誊”反映了诗人在寺庙中的虔诚修行与创作的勤奋。最后两句“戒心操己切,行者恐卢能”则表达了诗人对外界诱惑的警惕以及对修行的坚持。

  3. 艺术特色:《和韵游东冈寺》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表达方式。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转化为诗意,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诗中的意象和用词都十分贴切,如“倦借鸠藤力”,暗示了攀登的过程艰难;“太虚扪斗问”,则表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寻;“禅定灯犹续”,则展现了寺庙内的宁静氛围。

《和韵游东冈寺》作为明代张吉的一首五言律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展示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