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词二首 其二

长杨宣曲尽为家,大道纷纷拥狭斜。
十里五楼巢弱翠,千金一疋买桃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古词二首 其二》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以下是关于《古词二首 其二》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生于河南洛阳,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唐朝中期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为“刘柳”。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尤其擅长诗歌创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婉约含蓄之篇,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才华。
  1. 作品原文
  •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芦荻疏篱,渔舟短棹垂杨里。
  • 野塘生浅草,山岛暮帆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1. 作品赏析
  • 秋天的美景:刘禹锡通过描绘秋色连波、寒烟翠等自然景观,传达出秋天的宁静与美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致远的山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中的芦苇、渔舟、浅草地、山岛、早莺和新燕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 情感的抒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1. 艺术特色
  • 丰富的意象:刘禹锡在作品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波上寒烟”、“山光悦鸟性”,这些意象富有诗意,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 独特的视角: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观察自然,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内心世界相互交融,展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古词二首 其二》不仅是刘禹锡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之美的无限赞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