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苍漭淡如秋,济胜情从屐齿留。
鲁柏传来空吊古,汉云飞去若为愁。
岚光翠润盈盈滴,苔藓斑痕处处幽。
我欲凌峰闲自问,年年山色可同不。
登新甫山步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新甫山步韵》是李思孝在明朝所作,展现了作者对新甫山秋色美景的欣赏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下是对作品的介绍:
- 作者简介:李思孝,明朝诗人,他的文学作品多有体现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古代文化遗迹的感慨。他的作品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透露出对历史的尊重与怀念。张相汉和孙述都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 原文赏析:孙述的《登新甫山步韵》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甫山的美丽景象,从满谷的西风到白云的留影,再到秦皇和汉帝留下的遗迹,无一不显示出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沉的情感。
- 创作背景:明朝时期,新泰地区作为帝王和文人的驻足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迹和诗词游记,成为后来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登新甫山步韵》的创作,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 作品鉴赏:孙述的《登新甫山步韵》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新甫山的秋色之美,以及历史上帝王巡游的痕迹。诗中不仅有对自然风光的描写,还有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和思考。
- 文化意义:《登新甫山步韵》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通过对新甫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自然美的赞叹,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登新甫山步韵》不仅是一首反映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意义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文化反思,展示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历史文化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