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栖岩寺

云飞丹壑暝,泉响石门幽。
听法来双树,逃禅若比丘。
堂虚松影入,山静梵音流。
坐对青莲色,翻惊白露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登栖岩寺》是明朝诗人张循古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内心的感悟以及对禅理的领悟,成为明代诗歌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以下是对《秋日登栖岩寺》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张循古(约1378年-1456年),字子仪,号云溪逸史,江苏无锡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秋日登栖岩寺》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2. 作品原文
    云飞丹壑暝,泉响石门幽。
    听法来双树,逃禅若比丘。
    堂虚松影入,山静梵音流。
    坐对青莲色,翻惊白露秋。

  3. 作品赏析:《秋日登栖岩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栖岩寺的幽静景色。诗中“云飞丹壑暝,泉响石门幽”两句,形象地展现了栖岩寺周围的自然风光,云雾缭绕,山峦如画,泉水潺潺,石门幽深。“听法来双树,逃禅若比丘”则表达了诗人在寺院中听闻佛法、参悟禅道的心境。这里的“逃禅若比丘”既表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在修行过程中的超脱与宁静。

  4. 写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朝时期,张循古作为一位文人雅士,常常游历名山大川,寻找灵感。栖岩寺位于今江苏省无锡市东北郊,是一个历史悠久且环境清幽的佛教圣地。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循古写下了这首描绘秋季山林之美和内心感受的诗篇。

张循古的《秋日登栖岩寺》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反映人生态度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同时思考人与自然、心灵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