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宗伯王瓯滨先生持节封益藩便道归省予为何爱之正郎赋赠

江空流月华,白石光凌乱。
孤舟泛层波,一往如飞翰。
遐哉远游心,为国树藩干。
明遣辞玉衣,倚门发皓粲。
悠悠瓯水滨,春日浴凫鹳。
为尔立斯须,言笑迟昏旦。
回首百念并,时时瞻斗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少宗伯王瓯滨先生持节封益藩便道归省予为何爱之正郎赋赠》是清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写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初。这首诗的作者是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和戏曲理论家。张岱的一生经历了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这段经历使他对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张岱描述了自己与王瓯滨之间的友谊以及他对王先生的深厚感情。他认为王先生不仅是他的知己,也是一位有着高尚品德和才华的人。这首诗也体现了张岱对王先生的尊重和敬仰之情。此外,这首诗还表达了张岱对于家乡绍兴的眷恋之情,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