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外小洲飞鹭,岩阴长畔宜春。
万树桃花夹水,满天杨柳迷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云外小洲飞鹭,岩阴长畔宜春。
万树桃花夹水,满天杨柳迷人。
朱熹的《咏岩桂二首其一》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通过对岩桂花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岩下桂花在秋冬季节中独自芬芳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顽强。诗中“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这句,形象地描绘了桂花挺拔而坚韧的姿态,即使在岁末也依然能够散发迷人的芳香,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肯定。桂花不仅香气迷人,它的绿叶层层叠叠、繁花似锦的景象,更是给观者以视觉上的享受。诗中的“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不仅描述了桂花的色彩,更通过色彩的对比,强调了桂花在秋天的艳丽与生机勃勃。朱熹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的高度赞赏和对生命力量的颂扬。
朱熹的诗作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简单描述,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例如,诗中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一句,通过天香和云影的意象,暗示了桂花之美不仅在于其外在的色泽和香气,更在于它那超然物外的纯净和高洁。这种对美的超越性的表达,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朱熹通过《咏岩桂二首其一》这样的作品,不仅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面,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他对美好事物无尽的热爱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