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二日㮚死逾旬僮子以其所为诗三卷及杂集回文稿呈览悲悼之馀令之缮写成帙用寄渼陂先生为㮚较定将图入梓漫成二诗以写予怀 其二

儿气甚宏达,少有丈夫容。
博识物岂眩,逸思若风从。
俯仰鲜中诎,奋迅有孤踪。
苟能假天命,郁为今词宗。
顾我忝明德,神理夺所钟。
英物且凋丧,况云痴与庸。
岂无子夏戚,尚虞用昭凶。
绪馀今似君,烦将附秦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的问题涉及的文本是一首古诗,作者为宋代文学家苏轼。这首诗是苏轼在好友、文人欧阳修去世后所写的悼念诗。下面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派风格著称,同时兼工书画。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至边远地区,但他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并留下了大量传世之作。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它表达了苏轼对于欧阳修不幸离世的深切悲痛,以及对自己无法亲自参与其诗文创作的遗憾。苏轼通过整理欧阳修为他所作的三卷诗歌和杂集回文稿,将其缮写成帙寄给友人欧阳修,并希望他能为这手稿进行校订,并将成果刻印出版。同时,苏轼还写下了两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哀思。

苏轼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闻名,他在诗中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个人情感,使得这些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首诗体现了苏轼对友人深厚的友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留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