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子北泉精舍宴集 其五

此生疏旷绝堪嗔,遇酒逢花便不驯。
身外悠悠无染著,胸中的的有阳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康海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其创作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风貌和个体情感的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吕子北泉精舍宴集》中的第5首:

  1. 作者简介
  • 姓名:康海(1470—1540),字德裕,号长蘅,明代杰出诗人。
  • 生平:康海生于明武宗正德三年,卒于穆宗隆庆五年,一生经历明朝初期至中后期,是明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与杨慎、张位并称为“明代三大才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作品原文:此生疏旷绝堪嗔,遇酒逢花便不驯。身外悠悠无染著,胸中有有阳春。
  • 解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状态。作者通过“此生疏旷绝堪嗔”来描述自己对世事的冷漠与淡泊,而“遇酒逢花便不驯”则描绘出在酒精与花朵面前的放纵和自然。整体上,诗人展现了一种内心世界的独立与自由。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人善于运用生动的自然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描绘了清冷的月光下,稀疏的竹林中传来的清脆声响,营造出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 风格特点:康海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语言优美流畅,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音乐性。他的诗歌常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哲思。

康海的《吕子北泉精舍宴集 其五》不仅仅是一篇普通的宴会诗,它更是一幅描绘诗人内心世界的艺术画卷,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交融。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歌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