浍水风清

浍川东下水悠悠,万里风恬一色秋。
明月倒河天宇湛,寒潭影壁练光浮。
江空但击中流楫,夜静长乘泛斗舟。
最是漫漫清露晓,数声嘹唳似汀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浍水风清·浍川东下水悠悠》是明代诗人崔维岳创作的一首古诗。该诗全文为:“浍川东下水悠悠,万里风恬一色秋。明月倒河天宇湛,寒潭影壁练光浮。”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诗歌原文
  • 浍川东下水悠悠,万里风恬一色秋。
  • 明月倒河天宇湛,寒潭影壁练光浮。
  • 江空但击中流楫,夜静长乘泛斗舟。
  • 最是漫漫清露晓,数声嘹唳似汀洲。
  1. 诗歌鉴赏
  • 意境与氛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水乡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其中“清风”一词,不仅形容了微风的轻柔,更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平和与澄净。
  • 意象与修辞: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性与修饰性的语言,如“明月倒河天宇湛”,通过这样的描写增加了诗句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此外,整首诗采用了对比手法,比如将“万里风恬一色秋”与“寒潭影壁练光浮”进行对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使得读者能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与宁静。
  1. 文化背景
  • 《浍水风清·浍川东下水悠悠》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也反映了明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在明代,社会风气较为宽松,文人墨客们常常借景抒情,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种文化背景为崔维岳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浍水风清·浍川东下水悠悠》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流动的画卷,展现了明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诗人的艺术成就,还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与精神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