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怀桃花别业

缓步踏江村,沙晴晚日暄。
偶然逢野老,相送出柴门。
曲岸隐渔吹,平桥落水痕。
归来坐长薄,星月饭黄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怀桃花别业》是明代诗人屠隆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在春天里对桃花别业的怀念。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缓步踏江村,沙晴晚日暄。
    偶然逢野老,相送出柴门。
    曲岸隐渔吹,平桥落水痕。
    归来坐长薄,星月饭黄昏。

  2.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观描绘:《春日怀桃花别业》通过对江村、晚日、沙晴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春天画面。诗中的“缓步踏江村”、“沙晴晚日暄”等句子,不仅传达了诗人行走于乡村小路之上的悠闲心情,也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出了乡村的自然景色之美。
  • 人物活动描绘:诗中“偶然逢野老,相送出柴门”一句,生动地刻画了与乡野老者偶遇的情景。这种场景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情感色彩,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无间和温馨互动。
  • 情感体验抒发: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从开始的“缓步踏江村”,到最后的“归来坐长薄”,诗人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桃花别业以及乡村生活的深深留恋。
  1. 诗歌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明代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文学创作,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情感。
  • 作者生平:屠隆(1542年—1617年),字长卿,号宁待子,浙江鄞县人,明代文学家、戏曲理论家。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戏剧理论研究,其作品多反映现实生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春日怀桃花别业》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佳作,同时也是明代文学的一个缩影。通过对其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诗歌本身所蕴含的艺术魅力,还能更全面地了解明代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