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往四首 其四

西阁与东林,徘徊意自深。
腥嗔乌鬼叫,凉待白榆沉。
竹长新增媚,匏存久不斟。
情来还荡桨,岂为访山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下独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才横溢,作品广受欢迎。其诗以豪放、奔放、清新著称。李白生活在唐代,这个时期的政治环境相对开放,文化繁荣。
  2. 诗歌原文:《月下独酌四首 其四》:“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这首诗反映了李白在孤独中寻求慰藉的心情,他借酒消愁,通过与月亮和影子的交流,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3. 诗句解析:首句“花间一壶酒”,表达了李白在花丛中独自饮酒的场景;“举杯邀明月”,诗人邀请明月共饮,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第二句“对影成三人”则巧妙地运用了想象,将诗人与自己的影子结合,形成了一个虚拟的陪伴者,这种形象的塑造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
  4.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行乐及春”,即在春天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及时行乐,享受生活的美好。通过饮酒、赏月等活动,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及时享乐的深刻认识。
  5. 艺术特色:李白的诗歌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在《月下独酌四首》中,他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意象,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月下独酌四首 其四》不仅展示了李白作为诗人的卓越才华,也体现了他在面对人生挫折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