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饮暮归

严城已布柝,醵饮独迟归。
月暗马知道,风高尘满衣。
树乌惊自语,云阁渺何依。
稚子不知漏,残灯半掩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会饮暮归》是明朝的文学作品,由屠侨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夕阳下的归途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和凄凉,以及周围环境的荒凉和萧瑟。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屠侨,字安卿,号东洲,浙江鄞县人。他是正德六年进士。授御史后,巡视居庸诸关,力谏不可捕虎豹。后来累迁至左都御史,卒谥简肃。
  2. 诗作原文:严城已布柝,醵饮独迟归。月暗马知道,风高尘满衣。树乌惊自语,云阁渺何依。稚子不知漏,残灯半掩扉。
  3. 诗歌鉴赏:《会饮暮归》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独自归家的画面。首句“严城已布柝”,暗示了夜晚的到来;而“醵饮独迟归”则展现了诗人饮酒后的孤寂。诗中的环境描写生动,如“月暗马知道”,“风高尘满衣”,这些细节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读者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状态。此外,诗中的用词选择也十分巧妙,如“马知道”与“风高尘满衣”等,既形象又富有画面感。
  4. 文化背景:中国古代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每个时期的诗歌风格、主题和表达方式都有其独特性。明代诗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有着自己的特色。例如,明朝诗歌中常常体现出一种深沉、内敛的审美倾向,这与当时文人的思想性格和生活态度有关。此外,明代诗歌中还常见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这既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通过对《会饮暮归》的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明朝时期诗歌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一些启示,比如如何在现代社会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独立,以及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