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肖鹤陈大尹入觐 其二

遐方操割宜高手,清世循良有故家。
弦诵满城犹击柝,耕桑馀地亦栽花。
早隆声望同瞻斗,再叙年劳已及瓜。
三叠阳关倍离思,内台天近玉台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肖鹤陈大尹入觐 其二》是明朝区越的作品。下面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介绍:区越,明代文学家,擅长创作诗歌和散文。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2. 原文及翻译

  • 原文如下:
    遐方操割宜高手,清世循良有故家。
    弦诵满城犹击柝,耕桑馀地亦栽花。
    早隆声望同瞻斗,再叙年劳已及瓜。
    三叠阳关倍离思,内台天近玉台赊。
  • 译文为:
    在远方操持割禾的农民应当具备高超的技艺,清明的政治时代里,循良的官员有着良好的家风。
    城中到处可以听到敲梆的声音,而农田里也种植着花卉。
    早时已经赢得了崇高的声望,与北斗星一样遥相对峙;再次叙述他的功劳,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三叠《阳关》更加让人感到离别时的思念,内台与玉台相隔遥远。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和谐的田园生活画卷,展现了地方官员勤政爱民的美好形象。诗中的“弦诵满城”和“耕桑馀地”表达了对当地百姓生活水平的关心,同时也反映了官员们的高尚品德和良好家风。
  • 通过对比“弦诵满城”和“耕桑馀地”,诗人不仅展示了地方官员治理下的繁荣景象,还暗示了他们对于民生的关怀和对于自然和谐的追求。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官员们的智慧和才能,也展示了他们的仁爱之心和对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注。
  1. 评析
  • 区越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理想的地方官形象。诗中的“弦诵满城”、“耕桑余地”等意象,不仅富有诗意,也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和感人。
  • 此外,区越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在表达上更加深刻和富有层次感。例如,他将官员的形象与北斗星进行对比,既突出了官员的崇高地位,又暗示了他们的忠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通过这些手法,诗人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送肖鹤陈大尹入觐 其二》不仅是一首反映地方官治理成效和民众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部展现作者深厚人文情怀和高超艺术成就的作品。通过对这首古诗的了解和赏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