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荒无策愧专城,报政重劳入帝京。
千里物情回照烛,百年公论籍分明。
官河缭绕孤帆远,皇路清平别驾轻。
从此陟明君不忝,已曾三载著贤声。
送刘别驾应朝
介绍
《送刘别驾应朝》是一首明代区越创作的七言律诗。区越,字文广,号西屏,是明代的文学家和思想家。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局势紧密相关。
在政治动荡的时期,许多文人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抱负。《送刘别驾应朝》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它不仅反映了区越对时事的看法,也体现了他的个人品格和艺术追求。
从文学角度来看,《送刘别驾应朝》是区越七言律诗创作中的佳作之一。这首诗以其严谨的格律、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诗人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将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巧妙地融入诗歌之中,使得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内涵。
从思想内容上来看,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同情。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也是诗人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的体现。
从社会历史背景上看,明朝中晚期是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为许多文人提供了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机会。区越通过创作《送刘别驾应朝》,既展现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思考,也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不仅丰富了当时的文学创作,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艺术风格上讲,区越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他的作品中,往往能够通过寥寥数字,生动地描绘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这种艺术风格不仅体现了区越高超的文学造诣,也使他的作品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重要对象。
《送刘别驾应朝》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更在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这首诗作为区越众多作品中的一个代表,不仅展示了其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研究《送刘别驾应朝》不仅有助于了解区越本人及其时代背景,也对研究明代乃至中国古典文学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