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四兄咏梅寄七弟 其五

我有游仙梦,如入清虚观。
恍见瑶台人,临风共攀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四兄咏梅寄七弟 其五》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区大相的诗歌创作才华,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集的风雅趣味。下面将对其具体内容进行介绍:

  1. 作者背景
  • 区大相:明代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之子,工于诗词,下笔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后调任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于家中。
  • 诗作特点:区大相的诗作风格严谨,格律严整,被认为是明代岭南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1. 诗歌原文
    日夕望乡处,况当梅发时。
    有如三珠树,岁晏复连枝。

  2. 诗意解读

  • 日夕望乡处,况当梅发时:诗人在日落黄昏时刻遥望家乡,此时恰逢梅花盛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梅花的深深眷恋。
  • 有如三珠树,岁晏复连枝:诗人比喻梅花如同三颗明珠,即使在岁月流转之际,依然能够相互依存,象征着坚贞不屈的精神。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思考,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不失温暖的艺术境界。
  • 语言精炼: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律,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余音绕梁。
  1. 文化价值
  • 传承经典: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这首诗不仅是诗人个人创作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启发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这首诗给予读者对于人生、社会乃至自然的深刻启示。

《同四兄咏梅寄七弟 其五》不仅是一首美丽的五言绝句,更是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它不仅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和精神寄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