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天界寺

雨过帝城头,香凝佛界幽。
果园春乳雀,花殿午鸣鸠。
万履随钟集,千灯入镜流。
禅居容旅迹,不觉久淹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寓天界寺》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天界寺雨中景象的深刻感受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高启: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张士诚据吴时,隐居吴淞江青丘,自号青丘子。
  • 创作背景:在洪武初年,高启被朝廷召修《元史》,后任翰林院国史编修,但因政治原因辞官归隐。
  1. 诗歌原文
  • 雨过帝城头,香凝佛界幽。
  • 果园春乳雀,花殿午鸣鸠。
  • 万履随钟集,千灯入镜流。
  • 禅居容旅迹,不觉久淹留。
  1.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寓天界寺》描绘了天界寺的幽静与神秘,通过对雨后景象的细致描写,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
  • 语言精炼:整首诗用词考究,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能够准确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 文化价值:作为明代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1. 历史背景
  • 天界寺的历史沿革:天界寺原名大龙翔集庆寺,始建于元代,明洪武初年改名为天界寺。经历了火灾等自然灾害后,于2016年进行了重修,成为了明朝京师三大寺之一。
  • 文学地位:天界寺不仅是宗教场所,同时也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如高启的《寓天界寺》等作品,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高启通过“果园春乳雀”、“花殿午鸣鸠”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和谐而宁静的自然氛围。
  • 音律和谐:诗歌在音律上处理得当,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天界寺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既有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寓天界寺》作为明代高启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其深邃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