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赐衣

胪呼遥捧赐,拜服望蓬莱。
香带炉烟下,光迎扇月开。
奇文天女织,新样内宫裁。
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谢赐衣》是明代高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作者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简介
  • 高启:字季迪,号槎轩,明朝苏州府长洲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他在元朝末年张士诚占据吴地时,隐居于吴淞江青丘。他博学多才,工诗善文,尤以史籍为长。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在元明时期有重要影响。
  1. 诗歌原文
  • 胪呼遥捧赐,拜服望蓬莱:形容皇帝赐予衣服时隆重的场景,象征着崇高的地位和无上的荣耀。
  • 香带炉烟下,光迎扇月开:描绘了衣服香气袅袅上升,月光如扇般开启的美景,体现了服饰的美丽与精致。
  • 奇文天女织,新样内宫裁:形容衣服工艺精巧,如同天女织就的锦绣,且具有宫廷的新样式。
  • 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表示虽受如此厚重的恩宠,但自己却惭愧于没有能像织锦一样有卓越的才华。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谢赐衣》作为五言律诗,其结构严谨,押韵工整,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皇恩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皇恩的感恩之情。
  • 文化意义:此诗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尚和文化氛围。通过对宫廷服饰的描述,也间接展示了明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精致。

《谢赐衣》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明代宫廷服饰的精美与华丽,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高启通过这首诗传递了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身才能的谦卑态度,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品德情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