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愤与中溪叙别 其一

宦游何处濯冠缨,九曲溪头溪水清。
开口好谈天下事,反躬常愧古人情。
读书直为乾坤计,按剑须令虎豹惊。
今日与君相别后,再添鸥鸟结新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舒愤与中溪叙别·其一》是明朝诗人陆铨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价值上有着独特的地位,而且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文学价值:

  1. 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
  • 精炼的对仗:《舒愤与中溪叙别》中的诗句“开口好谈天下事,反躬常愧古人情”体现了陆铨在艺术表达上的追求和成就。通过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运用,使诗的语言呈现出一种音乐性和节奏感。
  • 意象的选择:陆铨在作品中巧妙地选择意象,例如“九曲溪头溪水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隐喻人生的哲理和情感的变化。这些意象的选取,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广泛的联想空间。
  • 情感的真挚:陆铨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真挚而深沉,“今日与君相别后,再添鸥鸟结新盟”这样的句子,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以及对将来相聚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
  1. 主题思想和社会意义
  • 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陆铨的作品往往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认知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通过诗歌传达出的不仅是个人的感慨,还有对社会状况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 文化价值的传承: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舒愤与中溪叙别·其一》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趣味,同时也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舒愤与中溪叙别·其一》不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着高超的技巧,其深刻的主题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