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会张玉湖次韵

数年不相见,相见忽如新。
今古多长啸,江湖几故人。
清诗能自适,浊酒且相亲。
莫惜尊前醉,斜阳映别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吕梁会张玉湖次韵》是明朝陆铨创作的文学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与诗名
  • 作者背景:陆铨,字子方,号东樵,明代诗人,其作品以豪放、清新见长,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陆铨的创作风格多样,既有描写山水的壮丽景色,也有表达个人情感的细腻之作。
  • 诗名解读:“吕梁会张玉湖次韵”中的“吕梁”和“张玉湖”可能是陆铨当时游览的地点,而“次韵”则意味着他对这些景致进行了再次的吟咏和创作。
  1. 诗歌原文
  • 吕梁会张玉湖次韵
    雨叶风花日夜稀,一杯相属竟何时。
    空虚岂敢酬琼玉,枯朽犹能出菌芝。
    门外吕梁从迅急,胸中云梦自逶迟。
    待君笔力追灵运,莫负南台九日期。
  1. 诗歌翻译
  • 这首诗的翻译可能因译者而异,但一般认为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1. 诗歌赏析
  • 艺术手法:陆铨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将自然界的雨叶风花比作稀少的时光,将朋友的相聚比作珍贵的时刻,这些都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既有对时间的珍惜,也有对友人的感激,展现了深厚的友谊。
  1. 创作背景
  • 根据现有的资料,陆铨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是在游览吕梁、张玉湖等地时,被这里的自然景色所打动,因而有了这首次韵之作。他的这种创作方式,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吕梁会张玉湖次韵》作为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深厚友情的诗歌,不仅展现了陆铨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明代文学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