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峰篇

爱山爱孤峰,峰高不可即。
诛茅卧其旁,凭轩看空碧。
袅袅金芙蓉,海霞荡日夕。
下有蛟龙盘,波涛起渊宅。
我思天柱遥,汉江渺奇迹。
亦有匡庐幽,谁能奋羽翮。
对此聊自怡,冥搜但只尺。
浮云倏蔽亏,白日惨无色。
蔽亏良有时,我情自不易。
请看石上萝,绸缪永为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爱峰篇》是明代著名诗人陆釴(鄞县)创作的一首抒情诗歌,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山水情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爱峰篇》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以及艺术特色:

  1. 创作背景
  • 《爱峰篇》创作于明代正德年间,陆釴(鄞县)在仕途中曾担任湖广佥事,官至山东按察副使。他的仕途经历使他有机会游历名山大川,对自然景观有深厚的感情。
  • 陆釴生活在一个文人士大夫阶层逐渐崛起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文人更加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之间的交融,陆釴的创作也深受这一时代风气的影响。
  1. 主要内容
  • 《爱峰篇·爱山爱孤峰》是《爱峰篇》的开篇之作,通过描绘一座山峰的高峻和不可接近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诗中的“诛茅卧其旁,凭轩看空碧”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选择在山峰旁边搭建茅草屋,凭窗远眺,观赏山间的美景。
  • “袅袅金芙蓉,海霞荡日夕”则进一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顶的景色比作盛开的金芙蓉和海上的霞光,生动地表现了山峰的壮丽和美丽。
  • 诗的后半部分,“下有蛟龙盘,波涛起渊宅”描写了山脚下的水域景象,既有蛟龙盘踞,又有波涛汹涌,展现了山峰与水域的和谐共存。
  • 结尾部分“我思天柱遥,汉江渺奇迹”,“亦有匡庐幽,谁能奋羽翮”,则是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后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1. 艺术特色
  • 《爱峰篇》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其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具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意味。
  • 陆釴的语言清新脱俗,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和谐共鸣。
  • 诗中的用词考究,如“袅袅金芙蓉”、“海霞荡日夕”等意象,不仅美丽生动,而且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

《爱峰篇》不仅是明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无论是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还是作为欣赏文学作品的读物,《爱峰篇》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