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长桥晚眺

吴越迢遥一望通,飞梁开道枕长虹。
江城黯淡云低树,泽国微茫水接空。
落日晴看归鸟外,去帆寒溯夕流中。
鲈香亭下寻遗迹,回首苍波思不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江长桥晚眺》是明代诗人陆树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吴江长桥晚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历史的感慨。

陆树声的《吴江长桥晚眺》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吴江长桥晚眺的美景。首联“吴越迢遥一望通,飞梁开道枕长虹”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吴越地区辽阔、长虹高悬的壮丽场景,为全诗奠定了雄伟的基调。颔联“江城黯淡云低树,泽国微茫水接空”则进一步拓展了画面,将江城与泽国的景色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朦胧而深远的美。颈联“落日晴看归鸟外,去帆寒溯夕流中”通过对落日余晖下归鸟的观察和寒冷天气下的帆船行驶的描述,增添了诗句的动态美,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宁静而又稍纵即逝的江上时光。尾联“鲈香亭下寻遗迹,回首苍波思不穷”则是诗人在长桥下的鲈香亭内寻觅历史的痕迹,同时回想着过往的岁月,思绪无穷,情感深沉。

《吴江长桥晚眺》不仅仅是一篇诗歌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与自然的画卷。它不仅展现了明代诗人陆树声深邃的艺术造诣,也传递了诗人对家乡、历史和文化的深深眷恋。通过这首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表达情感和思想方面的独特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