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贺词八首 其四

洞门法禁夜方中,灯火煌煌动鼓钟。
阁道淡阴连御幄,祥云应解识真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贺词八首 其四》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收录于《全唐诗》中。该诗以七言律句为主,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深担忧以及对治理国家的智慧与决心。下面我将对这首诗进行简要介绍:

一、诗作原文

  1. 国步艰虞:指国家处于困难之中,形势不稳定。
  2. 忧劳兆庶:形容人民因忧虑而困苦。
  3. 圣政光华:表示皇帝施行的政策光明正大,能够使国家繁荣昌盛。
  4. 惠流遐远:比喻恩泽广泛,深入人心。
  5. 风教允修:指文化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
  6. 鸿绩载新:表示有杰出的功绩诞生。
  7. 皇泽洋溢:意味着皇帝的爱民如子,恩泽广大无垠。
  8. 天心协契:表示天意与人心相合。
  9. 景福惟休:祝愿国家和人民都能享有幸福安康。
  10. 嘉会聿新:意味着美好的集会不断更新。
  11. 乐康无疆:表达希望国家永远安定,人民生活安康。
  12. 灵贶克臻:表示神灵的赐予能够达到极致。
  13. 宝祚弥永:意味着国家的寿命将越来越长。
  14. 庆云时布:指吉祥的征兆经常出现。
  15. 景福日跻:意味着国家的福祉每天都在提升。
  16. 宝祚惟永:强调国家的长寿和繁荣。
  17. 庆云时布:意为吉祥的事情不断发生。
  18. 景福日跻:祝福国家日益兴盛,人民的福祉也随之增加。
  19. 宝祚惟永:继续强调国家的长久繁荣。
  20. 庆云时布:愿吉祥之事如同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地洒满大地。

二、诗作鉴赏

  1. 结构严谨:这首诗的结构紧凑而富有韵律感,每一句都围绕着中心主题展开,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关怀。
  2. 语言凝练:整首诗用词简练而不失深意,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3. 情感真挚: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无论是对国家的忧虑、对百姓的关爱,还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都流露出浓厚的人文情怀。
  4. 象征性强:诗中的“庆云”象征着吉祥和好运,而“景福”、“宝祚”等词语则寓意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这些象征性的语言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三、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年代,史料中并未明确指出。《全唐诗》的编撰者认为它应当是在唐高宗时期(650年—683年)所作。然而,鉴于李峤的生平经历及当时的政治环境,这首诗更有可能创作于他作为翰林学士或侍讲期间,即唐朝早期至中期。

《大贺词八首 其四》不仅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篇充满政治智慧和人文情怀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