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门烟雾藤萝障,丞相祠堂松桧开。
地涌灵泉千涧落,僧传香火百年来。
调羹业著留青史,洗墨池空长碧苔。
夜静孤峰明月上,钟声偏到读书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寺门烟雾藤萝障,丞相祠堂松桧开。
地涌灵泉千涧落,僧传香火百年来。
调羹业著留青史,洗墨池空长碧苔。
夜静孤峰明月上,钟声偏到读书台。
。
《范公祠》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山色空濛水渺茫,竹林深处有茅堂。
风前一笛三更月,雨后孤灯万里霜。
梦里不知身是客,醒时何处去为乡?
夜深归路无多远,独立苍烟万古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象。首联“山色空濛水渺茫”勾勒出一幅山水交融的画面,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颔联通过竹林深处有茅堂这一细节,展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和环境氛围;颈联中的三更月与万里霜分别象征着夜晚的宁静以及自然界的寒冷,营造了一种凄清而又深远的情感基调。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乡之路遥远且漫长的感受,同时又以独立苍烟来表现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