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逸士留别二首分韵得舟字 其二

别路寒生欲暮秋,蓼蘋红白乱汀洲。
江门此夕华灯望,疑是当年李郭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李逸士留别二首分韵得舟字·其二》是明朝诗人陶益创作的一首诗作。这首诗通过描述江门的夜景和华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李逸士的深深怀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陶益,明朝诗人,他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深受后人喜爱。
  • 《与李逸士留别二首分韵得舟字·其二》作为他的作品之一,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1. 诗歌原文
    别路寒生欲暮秋,蓼蘋红白乱汀洲。
    江门此夕华灯望,疑是当年李郭舟。

  2.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夜晚江边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寒生欲暮秋”不仅点出了时间,也渲染了一种凄凉感。
  • 怀旧之情:在诗中,诗人回忆了与友人共度的时光,“疑是当年李郭舟”,借用历史人物典故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1. 文化背景
  • 这首诗反映了明朝时期文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典故,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1. 艺术手法
  • 陶益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例如“蓼蘋红白乱汀洲”中的自然景物,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1. 读者共鸣
  • 这首诗的语言虽然典雅但易于理解,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特别是对于那些经历过类似离别或怀念的朋友,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深情和笔触下的真挚感情。
  1. 现代应用
  • 在现代社会,陶益的这首作品仍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不仅是研究明朝文学的宝贵资料,也是现代人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1. 教育意义
  • 通过学习这首诗,不仅可以提高文学素养,还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对于青少年来说,这首诗是一个很好的启蒙读物,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文学兴趣和审美能力。

《与李逸士留别二首分韵得舟字·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明朝文人文化精神的体现。对于热爱文学的人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也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