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朝宗四首 其二

王夏诸贤俊,烦君寄好音。
数书飞示我,千里见同心。
宾幄谋猷远,经筵启沃深。
金华山水地,何日共豋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汪朝宗四首其二”是明代诗人陶安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友情和知遇之恩的珍视。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陶安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的文人对于政治理想和个人抱负的坚持。以下是对《送汪朝宗四首其二》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陶安(1310—1368)字以恒,号潜庵,江西泰和人,元末明初杰出的政治家、诗人。他以其深厚的学养、正直的品格和卓越的政治才华闻名于世。
  2. 诗歌原文:王夏诸贤俊,烦君寄好音。数书飞示我,千里见同心。宾幄谋猷远,经筵启沃深。金华山水地,何日共豋临。
  3. 诗歌解读:此诗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传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感情。“王夏诸贤俊,烦君寄好音。”表达了对友人才华与德行的赞美,同时表达了自己期待收到对方来信的愿望。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数书飞示我,千里见同心”强调了书信传递的距离感和心意相通的深刻性。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超越物质交流的真挚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4. 艺术手法:该诗在艺术上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洁,意象清晰,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金华山水地”,既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也体现了陶安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组合,展现了陶安作为一位文人的文学修养和高尚情操。

陶安的《送汪朝宗四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的诗歌,也是对历史时期文人精神的一种体现。它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更启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应如何保持真诚与坚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