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纤西林月,待日生辉光。
幸假羽翼资,与君同颉颃。
左提而右挈,万夫莫能当。
况我为仁义,相辅唯文章。
斫桐为两琴,异形同宫商。
中心一相知,异身同肺肠。
智慧如丹华,华盛无再扬。
勖哉二三子,久要期勿忘。
感怀十七首 其一
介绍
《感怀十七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诗歌,共有十首。这组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天,时作者在夔州。
第一首诗为《春望》,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诗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人民的深情厚意,希望他们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生活。
第二首为《月夜忆舍弟》。诗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寒衣处处有,泪痕点点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通过描写边塞的秋天,以及月亮的明亮,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家人的牵挂。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不幸。
第三首为《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二》。诗中写道:“黄师塔前江水东逝,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第四首为《江南逢李龟年》。诗中写道:“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和忧虑。
第五首为《旅夜书怀》。诗中写道:“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他以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性的深刻理解。
第六首为《宿府》。诗中写道:“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的宁静和和谐,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琐事的满足和快乐。
第七首为《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是杜甫游览成都武侯祠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怀念之情。通过描述诸葛亮的祠堂、绿草、黄鹂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沉思和对英雄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八首为《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描绘了明妃王昭君的悲剧命运和她的美丽形象。通过描述她离开皇宫后的孤独和无助,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第九首为《咏怀古迹五首·其六》: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宋玉的哀伤之情。通过对他的作品和才华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怀念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第十首为《咏怀古迹五首·其十》: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功。”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反对。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