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同梁药亭朱竹庵

百感在深夜,夜凉开小扉。
梧桐下阶影,蝙蝠上堂飞。
初月清光少,中年旧友稀。
春来恋携手,空谷未成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夜同梁药亭朱竹庵》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陈恭尹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刻体验。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陈恭尹(1631年-1700年),字元孝,广东顺德县人,是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朝的覆灭与清朝的建立,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使他的思想和创作都充满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2. 诗歌原文:《夏夜同梁药亭朱竹庵》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深夜时分的心境。诗中“百感在深夜,夜凉开小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梧桐下阶影,蝙蝠上堂飞”则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所处的环境;“初月清光少,中年旧友稀”透露出诗人对过去友谊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
  3.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时光和友情的深刻反思。通过描述深夜的自然景象和人物心理活动,诗人表达了对于生命无常、友情难求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这种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慨,使得《夏夜同梁药亭朱竹庵》成为了陈恭尹作品中的一篇经典之作。

陈恭尹的《夏夜同梁药亭朱竹庵》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生动的诗歌,也是研究陈恭尹以及明末清初文学的重要文献。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才华。对于爱好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了解陈恭尹及其时代背景的一个绝佳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