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书频至,南州徐子情。
书中论风雅,古乐扬咸韺。
行年及四十,出处定平生。
草堂今安否,青天空月明。
五子咏 徐徵君巨源 其二 世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子咏 徐征君巨源 其二 世溥”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轼,1037-1101年)的一篇七言诗。这首诗是苏轼在北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所作,时为黄州团练副使。全诗如下:
五月七日,天明时,巨源来饮。欢甚,命仆人具肉。
醉中发狂号叫,语多不逊。仆曰:“公醉矣!”疾呼巡吏。
客曰:“休呼!且看五人之游。”
呼巡者问其故,皆曰:“惟我与尔,于焉度日,待兹乐乎。”
巡入白太守,命酒食。诸客人请公用一器,以自酌。
公不许。
既酒酣,客起更烛,有一人独泣,而歌曰:“西山饮马谁家村?
风吹瘦马西门前。
行人遥指胡雏山,
一发直上干云烟。”
坐客闻之,皆挥泪。
山人劝公止酒,公曰:“子云,’无酒不成礼’。
吾方与客论文,未及饮酒也。”
乃独引杯大饮,略不为动。
坐客皆失色离席,公亦辞焉,遂去。
郡守以下皆得罪,坐者数四十七人。
元丰四年(1081年),苏轼谪居黄州,作《记》以记其事,并自序曰:“余谪居黄,过黄则饮,于是与黎生等相誓,所谓‘五人者’者,以后常以为戒。”
“徐征君巨源”是苏轼对其友人徐君巨源的尊称。苏轼在这篇诗中提到的“世溥”(可能是误录),指的是徐君巨源的弟弟徐世溥。
此诗描述了苏轼与徐氏兄弟一起饮酒的情景,以及他们在醉酒后发生的一系列对话。诗中通过描绘他们饮酒、唱歌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的豪放不羁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诗中的醉酒、哭泣和歌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对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