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犹君莫问,栖息草堂深。
自有卢鸿业,非同泽畔心。
三堂诗 其三 中洲草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堂诗 其三 中洲草堂》是明代诗人陈子升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情怀和对卢鸿业的崇敬之情。陈子升,字乔生,广东南海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琴师。
《三堂诗 其三 中洲草堂》原文如下:
夷犹君莫问,栖息草堂深。自有卢鸿业,非同泽畔心。
这首诗的翻译与赏析如下:
诗歌主题: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场景和心境。在诗中,“夷犹君莫问”意味着诗人对于世俗的纷扰并不感兴趣,他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地方来隐居。“栖息草堂深”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及其深幽的特点。“自有卢鸿业”可能是指诗人自创或借鉴了某些高雅的艺术成就。“非同泽畔心”则表明他的思想和行为不同于当时社会主流的倾向。
艺术手法:陈子升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夷犹君莫问”和“栖息草堂深”的对比,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而“自有卢鸿业”则是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高雅艺术的追求和崇尚。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文化背景:陈子升生活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战乱,许多知识分子为了逃避战乱而选择了隐居生活。陈子升本人也曾有过流亡的经历,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创作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时,他也是一个琴师,擅长音乐,这在他的诗中也有体现,如“自有卢鸿业”,可能是以卢鸿业为喻,表达他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三堂诗 其三 中洲草堂》不仅是陈子升个人隐居生活的写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