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友人赵希实

才骑竹马逐儿曹,转眼相逢总二毛。
顾我不才惭袜线,嗟君长病卧蓬蒿。
曾投月下陈遵辖,枉忆霜前范叔袍。
几度倚楼天外望,桐江惟有客星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慰友人赵希实》是明代诗人陈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该文学作品的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

  1. 作者简介
  • 陈钧,字衡臣,罗源人,洪武中以人才荐官建德县丞。他的生平与作品体现了其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的交织,对后世文学发展有所影响。
  1. 作品原文与翻译
  •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才骑竹马逐儿曹,转眼相逢总二毛。顾我不才惭袜线,嗟君长病卧蓬蒿。曾投月下陈遵辖,枉忆霜前范叔袍。几度倚楼天外望,桐江惟有客星高。”。
  • 翻译为现代汉语:“才刚骑着竹马追逐孩童,转眼间却已两鬓斑白。我自惭形秽于世间琐事,您因病卧床不起。我曾投靠明月下的陈遵,枉然怀念那寒冷霜前的范叔之袍。多少次我倚楼远望天空之外,只有桐江边,唯有那明亮的星辰在照耀。”。
  1. 艺术特色与主题思想
  • 《慰友人赵希实》作为陈钧的作品,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用词精准、意境深远。诗歌通过描绘人物的生活环境、心理变化和人生境遇,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 主题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赵希实的同情与关心。诗中的“顾我不才惭袜线,嗟君长病卧蓬蒿”等句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现状的担忧与慰藉之情。通过这样的情感表达,诗歌不仅传递了作者的情感,也增强了读者对友谊价值的理解。

《慰友人赵希实》不仅是陈钧文学成就的代表之一,更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体会到古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艺术追求,还能深刻理解人与人之间深厚情谊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