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还书白业庵壁 其二

湛湛千峰紫逻深,谁知泽畔有行吟。
投闲合是林居士,居士原来不姓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还书白业庵壁其二》是明代著名文学家陈邦彦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独到见解。接下来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陈邦彦,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一,陈恭尹之父。他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亡时,年仅四十岁的他疾书《中兴政要策论》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
  • 陈邦彦的生平与他的文学作品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于其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还在于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1. 诗歌原文
    东还书白业庵壁其二
    湛湛千峰紫逻深,谁知泽畔有行吟。投閒合是林居士,居士原来不姓林。

  2. 诗歌鉴赏

  • 意象描绘:《东还书白业庵壁其二》通过“紫逻”和“行吟”等词汇,生动描绘了一幅千峰叠翠、泽畔行吟的壮丽景色。这些意象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哲理的领悟。
  • 情感表达:诗中的“投閒合是林居士,居士原来不姓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这既是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也是对自我身份的一种调侃。
  • 主题思想:整首诗贯穿着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和追求。他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对人生境遇的独特见解,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操。

《东还书白业庵壁其二》不仅是一首反映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深远哲理的人生散文。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陈邦彦深邃的思想感情和卓越的艺术才能,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