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焰山

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
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焰山》是一首由明代诗人陈诚创作的七言绝句。该作品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反映了陈诚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陈诚,字子实,明代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七年进士,曾任行人。永乐时为吏部员外郎,曾护送哈烈使者还国。他的作品多涉及西域行程记,为研究当时中外交流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1. 原文节选与翻译
  • 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
  • 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
  • [白话译文]一片青烟,一片红霞,仿佛要焚烧天空。春天的景色还未完全展开就像夏天一样炎热,谁能说西方有祝融呢?
  1. 创作背景
  • 陈诚十二年间随中官李达、户部主事李遏等护送哈烈使者回国,并绘其山川城郭,志其风俗物产。这段经历让他有机会深入了解西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作品赏析
  • 《山焰山》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青烟红霞映衬着夏日的天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感受。诗人通过对比春光与夏热,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
  • 诗中的“祝融”指的是传说中的火神祝融氏,象征着炽热和光明。诗人用“谁能说西方有祝融”来表达他对西域丰富文化和自然景观的赞叹。
  1. 名家点评
  • 陈诚的《山焰山》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受到了后世学者的关注和赞赏。他的诗歌不仅展示了个人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和文化的深入探索。

《山焰山》作为陈诚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明代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是陈诚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体现,也是明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这首诗,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在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的独特风格和思想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