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步梅蹊

直入梅蹊小洞天,玉容惊起晓寒烟。
饶他雪白宁居次,占得春魁却在前。
满地暗香浮蜡屐,临风古调弄徽弦。
兴来尚忆林和靖,情思飘飘似昔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步梅蹊》是明朝诗人陈繗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陈繗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繗是明代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等职。他的诗歌以《唾馀集》为底本。
  1. 诗歌原文
  • 直入梅蹊小洞天,玉容惊起晓寒烟。
  • 饶他雪白宁居次,占得春魁却在前。
  • 满地暗香浮蜡屐,临风古调弄徽弦。
  • 兴来尚忆林和靖,情思飘飘似昔年。
  1. 主题思想
  • 整首诗以梅作为主角,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追求。
  1. 艺术手法
  • 在艺术手法方面,诗人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梅花赋予了生动的形象和情感,使其更加鲜活动人。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美感。
  1. 文化价值
  • 《冬步梅蹊》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明代文人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映。诗人通过赞美梅花,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这种哲学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启示意义。
  1. 创作背景
  • 根据《广东通志》卷六八记载,陈繗事见清道光年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因此,可以推断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
  1. 审美价值
  •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冬步梅蹊》以其优美的语言、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吸引了读者。诗中的梅花被描绘得既清新又高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1. 教育意义
  • 在教育意义上,这首诗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冬步梅蹊》作为明代著名诗人陈繗的作品,不仅是明代诗歌艺术的典范之一,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提升个人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