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熠鸳鸯鸟,其采丽以扬。
耻与鸡鹜争,烟霞相翱翔。
有湖碧千顷,亦名曰鸳鸯。
湖南云与树,吞吐生文章。
中有芙蓉池,琅玕荫其傍。
唱和香风中,饮食明月光。
谢彼北山罗,所求非稻粱。
鸳湖偕隐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鸳湖偕隐诗》是明代诗人陈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诗歌原文:
熠熠鸳鸯鸟,其采丽以扬。
耻与鸡鹜争,烟霞相翱翔。
有湖碧千顷,亦名曰鸳鸯。
湖南云与树,吞吐生文章。
中有芙蓉池,琅玕荫其傍。
唱和香风中,饮食明月光。
谢彼北山罗,所求非稻粱。作者简介:
陈素,明朝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书法和绘画也颇受赞誉。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文献中有记载,显示了他在多个领域内都有一定的贡献。诗歌赏析:
《鸳湖偕隐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鸳鸯湖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鸳鸯”象征着和谐与美好,而“芙蓉池”则暗示着纯洁和高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写作背景:《鸳湖偕隐诗》创作于作者计划移居鸳湖以南之时。虽然环境偏远、生活条件艰苦,但诗人并未因此而减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相反,他通过诗歌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随遇而安的人生哲学。
陈素的《鸳湖偕隐诗》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成为明朝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