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苏州访沈去疑年兄不果 其二

人言君亦贫,仇口忽成嗔。
天道何曾远,谗夫不保身。
年来耽内典,早已悟前因。
傲性无劳锄,甘之乃道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苏州访沈去疑年兄不果·其二》是明代诗人陈是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陈是集出使蜀粤诸王后,被仇家陷害入狱期间。他在狱中写下此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担忧。
  • 内容解析:这首诗反映了陈是集身处逆境时的心境。首句“人言君亦贫”意味着外界对他的误解和贫困生活的担忧。“仇口忽成嗔”则揭示了他遭遇的不幸和仇敌的恶意攻击。然而,陈是集并未因此退缩,而是坚持自己的信念,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天道何曾远,谗夫不保身”表明他的信仰和决心,相信正义和善良终将战胜邪恶。最后两句“年来耽内典,早已悟前因。傲性无劳锄,甘之乃道邻。”则表达了他对佛法的理解,认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才是真正的修行,无需外界的干扰。

这首诗不仅是陈是集个人命运的象征,也是其精神追求的体现。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困境中的坚韧和智慧,以及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相关推荐